中泰一家亲       一带一路情

China Thai family  The Belt and Road;

จีนและ ไทย พื้นที่ของ   ความรัก โปร ทุกทาง

 版权所有 Copyright(C)2012

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联盟 机构成员目录

瑞典-中国技术转移中心; 新西兰-中国自贸协会;西班牙阿拉贡对外发展局; 阿根廷拉里奥哈省政府驻深圳代表处 ; 意大利-中国贸易发展促进会;冈比亚伊斯兰共和国驻中国商务代表处; 俄罗斯南部联邦经济促进会;瑞中企业家协会;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(IEEE)深圳办公室; 比利时-卢森堡-非洲-加勒比海-太平洋国家商会; 瑞士瑞中投资促进协会;巴中协会深圳代表处;爱尔兰投资发展局;日本商工会;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深圳联络处;布鲁塞尔外国投资与贸易促进局;中国哥伦比亚商会;巴中工商总会;法国罗纳-阿尔卑斯大区企业国际发展协会; 韩中经济贸易促进协会深圳代表处;法国工商总会;丹麦哥本哈根投资促进局;德国商会; 以色列驻华贸易代表处深圳联络处;欧盟商会;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;韩国商工会;加拿大高新技术产业协会;俄罗斯萨玛拉州工商会中国代表处;卢旺达投资与出口促进局中国代表处;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;加拿大大西洋商会;中埃南方商务理事会;法国维埃纳省中国办事处;新加坡科技企业家俱乐部;以色列-中国技术转移中心;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市驻深圳代表处;保加利亚中国商会;芬兰诺鼎联盟;芬兰政府投资促进署;芬兰圣纳约基市投资促进署 ;芬兰 VIEXPO 出口促进会 ;芬兰圣纳约基应用科技大学 ;芬兰商会劳马地区分会;芬兰商会西海岸分会 ;芬兰圣纳约基科技园 ;新西兰商业联合会;德中经贸合作总会;法国-深圳投资促进会;巴西工商总会;泰国国际商会;马来西亚雪兰莪皇室;泰国国际认证孵化中心;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总商会;新西兰商业联合协会;美国CEO俱乐部深圳代表处;中巴联合软件发展协会;中以高科技合作促进中心;中阿经济文化联合会;缅甸中央合作社;匈牙利创新与技术中心;泰王国驻广州领事馆;中国伊朗创新中心;马来西亚中国国际智库;东北亚国际商会联盟;中国国际贸促委深圳委员会;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;深圳市质检会、粤港澳大湾区质量认证促进国际贸易专委会(排名不分先后)   

未完,略

本站由 珠海耐思智慧 提供技术支持

备案号码: 粤ICP备09063828号  公安备案 粤公网安备 44049002000123号 

声明:本网站中所使用到的其他各种版权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章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、字体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权利所有人发现,请及时告知,以便我们删除版权内容

美国留学生活 遗憾与欣慰并存
发布时间:2023-12-06   浏览:306  

留学于我,已经是10几年将近20年前的事了。在这近20年间,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、泪水与挣扎?我们得到了什么?又失去和错过了什么?但是我们从未后悔,而对于今后的生活,也充满了期待。

来到“鸟不拉屎”的地方学电脑

2000年的三月,我从中国大陆到了美国中西部,一个被戏称为“鸟不拉屎”的地方。丈夫已于1999年夏末来这儿做博士后,我放弃了国内在读的管理学博士学位,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也来了。几周之内我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,申请进入当地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硕士。

虽然是“鸟不拉屎”的地儿,这儿的计算机系却聚集了一大帮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——有来自中国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韩国、泰国、中东、南亚各国和大洋洲的。20世纪末21世纪初,IT专业如日中天,就业形势大好,吸引了一批各种背景的学子。我的华人同学中,有以前学电脑、物理、数学,专业的基础很好的,也有医学院的从生物系、生化系转来的留学生,还有我这样学文科,甚至是英语专业出身的学生。大家的奋斗目标,都是毕业以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,在美国立足!

一开始上课,我只能听懂大半。但没有什么好怕的,毕竟我在国内是大学教师,又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。女儿一岁半之前,我不舍得送她去幼儿园,就白天照顾她,选晚上的课,晚上由丈夫负责照料孩子。到她上了幼儿园以后,我选课才不受时间限制。读书、上机、考试,一门一门的课顺利通过了。

我们起初住在一个美国朋友的出租屋里,她热情友善,对我们一家很关照。中西部民风淳朴,对移民也很接纳。但环境的变化,文化的冲击,家庭的调整,信仰的追寻,对我们来说,一切都不容易。尤其是放弃了原有的专业和国内稳定的生活、工作环境,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从头开始奋斗,压力非常大。但这一切的努力和适应,让我身上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被开发出来。接触到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人群、不同的职业领域,也让我人生的宽度得以扩展。

然而,仅仅一年多之后,IT就业形势突然一落千丈。原因是“9-11”发生了。“9-11”,改变了美国的历史。

白水河生活照。

忘不了那位穆斯林同学的身影

那个清晨,是个平平常常的清晨。我早上没课,照例去机房做作业。机房里也照例坐满了学生,安安静静的。突然,起了一阵低语,很多人起身冲向机房外的走廊。我不明所以,也跟了过去,见大家都聚在走廊墙上挂着的电视机前,仰脸看着。只见电视屏幕上,浓烟滚滚,烈焰腾腾,仿佛世界末日。纽约世贸大厦被飞机撞了!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?!聚在走廊里的白人、黑人、华人、印度人,中东人,都目瞪口呆,面面相觑,没有人说话。

良久,人群慢慢散去了,我也准备回家了。临出大门前,我回头看了一眼,只见电视机前,只剩下一个人,是个包裹着头巾,穿着长袍的穆斯林同学。他孤单单的身影一动也不动,只仰着头看着屏幕。在他身旁就是落地玻璃窗,他的身影如同一个剪影,映在窗上。那一刻他在想什么呢?恐惧、疑惑、担忧?或是别的?

之后的每一年,每到“9-11”,那个痛彻心扉的日子,那个那么多无辜生命被剥夺的日子,我都会想起那个孤零零的身影。

“9-11”对美国的国土安全政策、经济、军事、移民政策都有长远的影响,对普通美国人的心理冲击也是极大的,他们没有料到有人对美国有如此的仇恨。我之后去一家公司应聘,HR部门的人员在招聘会上悲愤地说,“世界上有人恨我们!”至今,恐怖活动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,从世界角度来看,随着中东难民大量进入欧洲、美洲,局势恐怕比当年还更复杂了。

“9-11”之后,IT业就业形势急转直下,连找一个实习的位置也不容易。大家心情都沉重了许多。不过,该上的课,还是得一门一门上下去。和中国大学松散的气氛不同,美国的学位不好拿。课堂中,讨论发言,分组做项目,大量的阅读、作业是常态。一天一天,我学习着,也积累着、成长着。

白水河生活照。

×
中泰一家亲
一带一路情